‹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go 回复: 82 | 浏览: 13024 |倒序浏览 | 字体: tT

Rank: 20Rank: 20Rank: 20Rank: 20Rank: 20

妈币
23334  
宝宝生日
2007-07-30 
积分
12574 

教育达人

楼主
发表于 2012-12-6 14:02 |只看该作者 | 最新帖子 | 查看作者所有帖子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 字体大小: tT
本帖最后由 datutar 于 2012-12-6 14:03 编辑

        

      天下没有不爱自己孩子的父母,可如何去爱,似乎成了当前父母们很大的困惑。
      我们把孩子带到了这个世界,但如何对他(她)好?我们是否真的懂得孩子的需求?为人父母,这是需要下点功夫去了解的。孔子讲,这个世界上,只有极少的人是生而知之的,对大多数人而言,还是要学而知之。要想做一个好父亲,做一个好母亲,应当深入学习,尤其是在这个瞬息 万变的时代!


     今天三三妈分享的,是我的自我成长之路,我曾经看过的,或拥有的那些育儿书,帮助我重新认识自己!能够平和的看待我的孩子!帮助我的内心强大,面对他成长中的种种问题!也有了更多的耐心,去等待孩子慢慢长大!

1_副本.jpg



      引用一句话送给大家“我们必须有勇气准备让他们(孩子)来欣赏这个世界,来理解这个世界,并且按照自身的特点积极地参与这个世界。”——这就是我们共同的责任

    期待在我的分享后,大家都能够来分享那些影响过你的亲子书~


Rank: 20Rank: 20Rank: 20Rank: 20Rank: 20

妈币
23334  
宝宝生日
2007-07-30 
积分
12574 

教育达人



你以为你爱孩子,你想象你可以爱孩子,你认为这就是爱孩子,和你真的爱孩子是有差别的。也许,你需要停下来看:你是不是基于你的想法,你的恐惧,你的焦虑,你的习性来爱的。这可能就意味着你更爱你的想法,更爱你的恐惧,更爱你的焦虑,更爱你的习性。

爱就是爱,恐惧就是恐惧,焦虑就是焦虑,认为就是认为,一切如是。我们要学会从一切如是中将爱剥离出来,你的孩子才真正可以接收到爱的礼物。

我们一生能够给予孩子的,只有一样,那就是爱!
      
                                                                                  ——————  孙瑞雪


点评

浣溪  看过孙瑞雪的书,讲孩子敏感期的,学到一些东西。  发表于 2012-12-7 20:52

Rank: 50Rank: 50Rank: 50Rank: 50Rank: 50Rank: 50Rank: 50Rank: 50Rank: 50Rank: 50Rank: 50Rank: 50Rank: 50

妈币
68328  
宝宝生日
 
积分
15556 

摄影达人 爱心会员 败家达人 带球好手 魅力大使 勤劳的小蜜蜂 教育达人 育儿好手 终身成就 最佳版主

大贴吗   很期待哟

Rank: 20Rank: 20Rank: 20Rank: 20Rank: 20

妈币
23334  
宝宝生日
2007-07-30 
积分
12574 

教育达人

本帖最后由 datutar 于 2012-12-6 22:35 编辑

   

1.jpg


        以上那段话,来自于这本孙瑞雪的《爱和自由》。我先推荐这本书,是因为它对我的影响是深远的。      
       这是孙老师演讲稿的整理集,关于爱,关于自由,关于界限,关于理解,关于平等,关于孩子成长中的一切,孙老师都有提到。有人说,这本书的煽动力积强,但它确实让我对孩子有了崭新的认识。孙老师才是真正了解孩子的,感谢她,帮助了我以及上千万的家长改变。以一个妈妈的角色来对待孩子,孩子永远是孩子。以自己的生命对待孩子,孩子才能成为他自己!
       我曾经去过银川,专门去寻找孙瑞雪的蒙台梭利幼儿园,还动过无数次的念头,想去参加孙老师机构的培训课程。还听过孙老师在重庆的二场讲座,每一场都让我受益非浅。我会向我的朋友推荐孙瑞雪的理念,爱和自由!规则与平等!现在,我也能够把这样理论运用到孩子上,用爱让孩子更有安全感。孩子所呈现出的状态,是快乐的。
      我也喜欢那首诗:“让我的爱,像阳光一样包围着你,而又给你,光辉灿烂的自由!——泰戈尔”








点评

浣溪  泰戈尔这首诗真让我感动。。  发表于 2012-12-7 20:53
紫郁77  也,我看的好像不是这个版本的样  发表于 2012-12-6 14:55
牛牛

二年级

Rank: 6Rank: 6

妈币
637  
宝宝生日
2009-03-18 
积分
271 
赞同,我也很喜欢《爱和自由》
美妈看得书好多,我一共就看了四本,《育儿百科》《童年的秘密》《儿童心理学》

Rank: 20Rank: 20Rank: 20Rank: 20Rank: 20

妈币
23334  
宝宝生日
2007-07-30 
积分
12574 

教育达人

本帖最后由 datutar 于 2012-12-6 22:40 编辑

a0000851307.jpg


       《窗边的小豆豆》,在还没孩子时就听过它的大名,但从来没有想过它会是一本亲子书,当然也没对它感兴趣过。第一次接触时,是陪着三三去书店,他看书。我随手拿起来看,结果一开始就收不了手。连着带三三去了几天书店,把书看完了。看到了小豆豆的欢乐,有“山的味道,海的味道”的午饭,看到他们欢乐的童年,看到小林老师对孩子的爱,看到豆豆妈妈对小豆豆的包容,结局看到巴学园毁于战火,一下子哭出来。
       收了小豆豆系列的部分书,《小豆豆频道》《丢三落四的小豆豆》《小时候在想的事情》,但觉得最好的,还是这本《窗边的小豆豆》。
      现在我的三三在慢慢长大,我也会给他读小豆豆的故事,他惊喜于他们那会长高的大门,电车做的教室,他觉得小豆豆就是他们自己!
      我也期待着,我们的国家能够让更多的教育模式生根发芽,能够不盲目追求智力的发展,去努力让孩子成长为完整的人。


点评

爱笑的天天宝宝  喜欢这本书,喜欢我们家孩子也能有那样的校长,那样的学校。  发表于 2012-12-14 00:40
mxzmxzmxz  适合各个年龄层看,小学生爱看,我爱看,有些老太太也爱看。  发表于 2012-12-8 22:37
浣溪  前段时间刚看完,等娃儿大点了再读给他听。。小豆豆的童年和学习生活真是让人羡慕,希望我们的孩子也能有一个小林老师。。  发表于 2012-12-7 20:56
gongcat  这本书我也看过,我认为大人孩子都可以看,大人看有大人的收获,小孩看有小孩看的收获,我自己就是在小学时看的。  发表于 2012-12-7 20:55
立里妈  是孩子看的还是大人看的呀  发表于 2012-12-7 15:15

Rank: 20Rank: 20Rank: 20Rank: 20Rank: 20

妈币
5639  
宝宝生日
2009-02-28 
积分
14614 
拆楼来了

Rank: 20Rank: 20Rank: 20Rank: 20Rank: 20

妈币
23334  
宝宝生日
2007-07-30 
积分
12574 

教育达人

本帖最后由 datutar 于 2012-12-6 22:42 编辑

s981388.jpg


      《孩子,把你的手给我》也算我读得比较早的亲子关系书。这是一本教会家长如何与孩子有效沟通的书。让我学习到了与孩子谈话的技艺。省略了那些费话,就是需要家长能够有同理心,站在孩子的角度来看待孩子。在赞扬孩子时,尽量不要用“你真棒”这种空洞的词,就事论事表扬孩子,会更容易让孩子理解,也更能够鼓励到孩子。在对待孩子出现的问题是,不要让孩子感觉到没有安全感,一定要告诉孩子你爱他,你批评他只是因为在这件事情上的分歧,而不关其它。
     


   作者:海姆·G·吉诺特,心理学博士、临床心理家、儿童心理学家、儿科医生;纽约大学研究生院兼职心理学教授、艾德尔菲大学博士后。吉诺特博士的一生并不长,他将其短短的一生致力于儿童心理研究以及对父母和教师的教育。他依靠他的职明才智做了很多创造性的工作
   父母可以帮助孩子成为一个品质高洁的人,一个有着怜悯心,敢于承担责任和义务的人,一个有勇气、充满活力、正直的人。光有爱是不够的,洞察力也不足以胜任,好的父母需要技巧如何获得并使用这些技巧就是这本书的主要内容。
   多年来,我们一直在跟父母和孩子打交道,有时是以个人的形式,有时是以治疗小组的形式,有时以养育讲习班的形式。这本书就是这些经验的结晶。这是一个实用的指南,给所有面临日常状况和精神难题的父母提供具体的建议和可取的解决方法。它还给出一些从基本交流原则生发出来的具体建议,指导父母在跟孩子相处时要彼此尊重。


Rank: 20Rank: 20Rank: 20Rank: 20Rank: 20

妈币
23334  
宝宝生日
2007-07-30 
积分
12574 

教育达人

本帖最后由 datutar 于 2012-12-6 22:43 编辑

2048986.jpg


      《捕捉儿童敏感期》是孙机构的又一本畅销书。我是看的电子版。在此之前,我也完全不知道,原来孩子还有个”敏感期“,孩子做出这样的行为,就是他的敏感期到了。比如说我之前开过的完美主义帖子,如果不知道孩子是在敏感期,那我们的家长也只能粗暴的遏制他的行为,根本不可能帮助到孩子。这本书里,有很多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我们的孩子也肯定会有同样的问题。李跃儿也有一本类似的书。

    有多少父母知道,你的孩子,为什么爱吃手?为什么总是抓住什么都往嘴里塞?他为什么不断扔掉手里的东西,你捡起来递给他,他会再扔掉?他为什么总爱玩水,经常浑身上下都湿透了?为什么总是把桶呀瓢押往头上套?为什么总是往桌子下衣柜里钻?
    吃手、扔东西、钻洞洞、“打”人、说“不”、执拗……孩子的每一个行为,都在学习——内在驱动的对与外界环境和生命本身的学习!你是帮助了他,还是遏制了他?
    所谓“敏感期”是指在0-6岁的成长过程中,儿童受内在生命力的驱使,在某个时间段内,专心吸收环境中某一事物的特质,并不断重复实践的过程。顺利通过一个敏感期后,儿童的心智水平便上升到一个新的层面。
    本书收录了200多个孩子(0~10岁)敏感期的真实案例,所有案例由家长或老师记录,孙瑞雪点评。中外教育史上,这是第一次大规模、全面深入地揭示敏感期这一生命现象,它就像一把打造了10年的金钥匙,引领读者了解儿童成长的规律,破解儿童内心的秘密。
    自2004年第一版出版以来,《捕捉儿童敏感期》成为千千万万个父母养育孩子的必读书。5年来,孙瑞雪教育机构在儿童敏感期方面取得更加深入、丰富的实践和研究成果。


点评

漪漪宝贝  我也有这本书,孙瑞雪的育儿书,确实写得好。  发表于 2012-12-6 22:22
周飔曈

贵宾VIP

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

妈币
62135  
宝宝生日
2010-07-29 
积分
18845 

败家女王 育才女神 潮宝妹妹 活动队长 摄影达人 情系雅安 爱心会员 败家达人 备案团长 魅力大使 勤劳的小蜜蜂 教育达人 育儿好手

以上那段话,来自于这本孙瑞雪的《爱和自由》。我先推荐这本书,是因为它对我的影响是深远的 ...
也,我看的好像不是这个版本的样
周飔曈

贵宾VIP

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

妈币
62135  
宝宝生日
2010-07-29 
积分
18845 

败家女王 育才女神 潮宝妹妹 活动队长 摄影达人 情系雅安 爱心会员 败家达人 备案团长 魅力大使 勤劳的小蜜蜂 教育达人 育儿好手

西尔斯《亲密育儿百科》,我家是这一套版本。厚厚的二大本,太有质感。这是我在孩子二岁前看得最多 ...
这个我是一本给,又不是一个版本的
周飔曈

贵宾VIP

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

妈币
62135  
宝宝生日
2010-07-29 
积分
18845 

败家女王 育才女神 潮宝妹妹 活动队长 摄影达人 情系雅安 爱心会员 败家达人 备案团长 魅力大使 勤劳的小蜜蜂 教育达人 育儿好手

我媒了很多人买《好妈妈胜过好老师》,那个时候我婚都还没结

Rank: 50Rank: 50Rank: 50Rank: 50Rank: 50Rank: 50Rank: 50Rank: 50Rank: 50Rank: 50Rank: 50Rank: 50Rank: 50

妈币
68328  
宝宝生日
 
积分
15556 

摄影达人 爱心会员 败家达人 带球好手 魅力大使 勤劳的小蜜蜂 教育达人 育儿好手 终身成就 最佳版主

  我都没看过 我去反省!!

Rank: 20Rank: 20Rank: 20Rank: 20Rank: 20

妈币
23334  
宝宝生日
2007-07-30 
积分
12574 

教育达人

本帖最后由 datutar 于 2012-12-6 22:25 编辑

bbe0d311b76dab28b8127b04.jpg



   《放下孩子:犹太人的家教制胜之道》,这本书我是在图书馆借阅的,一看再看,打算收回家。虽然写的是犹太人的家教,但确实与我们中国文化与相通之处。只是对于家长与孩子关系,他们是认为不是去做孩子的朋友,还是要分清界限,我就不太赞同了。     
    印象里最深刻的一句话,我也很多次在论坛里分享,是关于发展智能的:"我们永远不知道二十年后的社会,到底需要哪种技能,与其去大力发展这些技能,还不如都教会孩子品格习惯,因为这些是千百年来,始终受用的。"

    世界上影响力最大的各行业的优秀人才,很大一部分出自犹太民族,如爱因斯坦、洛克斐勒、杜拉克、弗罗伊德、门德尔颂、毕加索……美国亿万富翁中有20%是犹太人,诺贝尔奖得主中也有20%是犹太人。
  本书以幽默生动的语言总结了犹太教在接纳、尊敬、感恩、人格、家务、饮食、自律、时间管理八个方面的先进理念和方法,风格大胆且令人耳目一新,文笔优美且令人掩卷沉思。
  这不仅仅是一本育儿行动手册,更向我们提供了如何看待世界、看待生活和家庭的全新思路和方法.本书在全球流传甚广,是影响全球百万家庭、造就卓越人才的教育法之一。
  原书名为《磨破膝盖的福分》,据著名育儿专家小巫回忆,在海外工作时曾有朋友向她提及此书,在本书中文版出版之际,她欣然提笔代序,真诚向中国的父母推荐。


点评

gongcat  买了,可还没来得及看,因为买得太多了,一本本的接着看,嘿嘿  发表于 2012-12-7 20:58

Rank: 20Rank: 20Rank: 20Rank: 20Rank: 20

妈币
23334  
宝宝生日
2007-07-30 
积分
12574 

教育达人

本帖最后由 datutar 于 2012-12-6 22:44 编辑

u=663843050,1425701773&fm=15&gp=0.jpg




    夏山学校:《窗边的小豆豆》里巴学园原型。
    读过了孙瑞雪的《爱和自由》,再来读这本《夏山学校》,觉得孙老师很多的理论可能都来自于夏山学校。这本书里谈到了很多儿童心理,对待孩子的方式,给予孩子足够的自由,在学校里不是由老师管理学校,而是以学生自治会共同管理。我觉得这更像是华德福,真正在让孩子学习如何去生活,而不只是去学习知识。     
   夏山学校创始于一九二一年,校址在英格兰东萨佛郡的里斯敦村( Leiston, Suffolk ),离伦敦约有一百英里。
  夏山学校起初是一所实验学校,但今日的它已不是实验学校,而是一所革新的学校,充满了自由的活力。当初尼尔与妻子一起开办学校所持的共同理念,就是「创造一个不是让孩子们来适应学校,而是去适应孩子的学校」。快乐是生活的目的,衡量成功的标准,在于「工作愉快与生活积极」,因此学校应该使儿童学习如何去生活,而不只是知识的传授。  

   夏山学校主张尊重孩子的天性,以爱鼓励孩子自由发展。许多孩子来夏山之前厌学、自卑、叛逆,是家长和老师眼中的“问题儿童”;来到夏山后,他们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自觉自发地学习,独立自主地生活,充满自信,也懂得爱己爱人,每个孩子的身心都得到充分自由的发展。多年后,他们成为了杰出的艺术家、音乐家、设计师、演员、科学家和数学家!





点评

gongcat  记下了,下次买书的时候搞定。  发表于 2012-12-7 20:59

Rank: 20Rank: 20Rank: 20Rank: 20Rank: 20

妈币
23334  
宝宝生日
2007-07-30 
积分
12574 

教育达人

20464285-1_w.jpg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大热的书怎么可能不读,不过我是借别人的书来看。
       老实说,我看完书后,没有太大的感觉。可能我自己的教育理论本就和她相似吧,觉得基本上我都是这样在做的。
       印象的深刻的,是孩子被罚抄作业后,尹老师去和老师理论的事件,我一直在想,如果换成是我,是否能够有这样的勇气,到底是应该让孩子听谁的??
      卖东西的游戏也不错,孩子通过游戏就学习了数学。我家也经常这样玩。

点评

爱笑的天天宝宝  与三三妈一样的感觉,这本大火的书我没有太多的感觉,因为我的观点与尹老师很相近。  发表于 2012-12-14 00:36
gongcat  这个我也有  发表于 2012-12-7 21:00
浣溪  刚怀孕就看的,借的同事的书,还是很不错的一本书。  发表于 2012-12-7 20:57

Rank: 20Rank: 20Rank: 20Rank: 20Rank: 20

妈币
23334  
宝宝生日
2007-07-30 
积分
12574 

教育达人

本帖最后由 datutar 于 2012-12-6 22:29 编辑

u=3323874775,499157025&fm=52&gp=0.jpg



你或许拥有无限的财富,一箱箱的珠宝与一柜柜的黄金。但你永远不会比我富有
                                                     ——我有一位读书给我听的妈妈。
      《朗读手册》关心亲子阅读的妈妈们应该都读过这本书,我已经存了全套。我的买书过程,都是先去图书馆借阅,觉得好的书再购买细读。我们为孩子读书,不是因为孩子不认识字,才需要去读。也不是为了学习而去学习。享受读书的乐趣,而不是一再地去向孩子强调这个故事所想传达的思想。慢慢和孩子读书吧,坚持每天半个小时。我想很多年后,孩子会对有你的陪伴,心中充满温暖。我喜欢读书的感觉,父母与孩子之间通过书的连接,让孩子透过读书来读懂你,如此好的增进亲子关系的方式,为什么不享受呢?如果三三愿意,我会一直陪着他读下去。书后面还附上了书单,方便家长更好的为孩子选书。



   《朗读手册》是崔利斯数十年儿童阅读指导研究与实践之总结。该书于1979年初版,5次修订,被美国数十所教育院校选为指定教材,并迅速被引进到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英国、西班牙等国,仅在美国的销量就突破200万册。书中通过众多具体、可信的案例,指出孩子在阅读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阐明了朗读的作用、方法和注意事项等。它帮无数家长、老师解决了棘手的教育难题,让无数孩子成为终身爱书人。

Rank: 20Rank: 20Rank: 20Rank: 20Rank: 20

妈币
23334  
宝宝生日
2007-07-30 
积分
12574 

教育达人

c83d70cf3bc79f3d2c873c7abaa1cd11728b2912.jpg


      《我从彩虹那边来》这是一本关于华德福教育的书,是最近我正在读的书,和读书会的朋友们每周分享一章,大家在一起讨论,确实是读书的一种很好的方式。曾经读过一次的书,通过讨论,又有了全新的认识。也能够分享到很多关于孩子的故事。
       幸运的是,这本书与我最近听的华德福讲座结合得很好。刚听了关于十二感官的演讲,再来读十二感觉一章。吸收起来就是完全不同的。
        这个星期,我们读的是创造性的纪律,朋友们都觉得太实用了。
        给大家分享一段吧,是对老师说的,我觉得同样适合于我们做父母的。


“孩子的成长和发展跟随着老师的成长和发展。因上,老师能取得多大进步,学生就能取得多大进步,教育就是这样发生的。教育和自我教育是一体的,认识到这一点,老师就不会觉得难以胜任自己的工作。问题不在于我们已经走了多远,可以取得多大的成就,而在于我们是否不断努力。我自己能够收获多少,就能给予孩子多少。”


    本书缘起于一所学校的家长系列讲座,讲座是由经验丰富的幼儿教师芭芭开设的,她提出了自己对于儿童发展的深刻理解。
  书中介绍了家庭和学校的健康节奏、什么样的游戏能刺激孩子的想象力、如何保护孩子发展12感觉、孩子身体成长发育的阶段、关于创造性纪律的含义、怎样创编生日故事、怎样做娃娃和布偶等。阅读本书,你可以看到作者作为一名华德福教育工作者、两个孩子的妈妈和一位曾祖母,是如何将斯坦纳的人智学理念运用于实际生活的。


Rank: 20Rank: 20Rank: 20Rank: 20Rank: 20

妈币
23334  
宝宝生日
2007-07-30 
积分
12574 

教育达人

8766228-1_l_副本.jpg



   蒙台梭利早教系列,包括《发现孩子》《有吸收力的心灵》《童年的秘密》《早期教育法》《儿童教育手册》。听说了蒙氏教育,就直接买下了全套。我觉得不管什么教育,做为家长一定要看仔细。蒙氏的教育现在如此泛滥,在我看来,不是说幼儿园买一堆蒙氏的教具,就能够宣称自己是蒙氏,这太假了。对于盲目追求的家长来说,学习了解是非常有必要的。
     有兴趣的可以先看看《发现孩子》和《童年的秘密》,不管哪种理论,适合自己孩子的才是最好的。
  《 早期教育法》《儿童教育手册》都是关于蒙氏在教学中运用的方法,更适合老师们来读。

点评

圩儿妈  默默关注,用心学习,谢谢三三妈妈  发表于 2013-4-8 12:27
漪漪宝贝  我的这套全是电子版本~~~  发表于 2012-12-6 22:24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家长的自我成长之路,盘点我看过的那些育儿书 ...
快速回复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互联网清理整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220217粤ICP备09174648号粤网安备案号:4406043011551公安机关备案号:44010602000127Copyright 2004-2017 盛成科技 All Right Reserved版权所有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电子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6]7051-170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20-85505893/18122325185 举报邮箱:kf@mama.cn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kf@mama.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