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go 回复: 0 | 浏览: 786 |倒序浏览 | 字体: tT

妈币
11650  
宝宝生日
2008-08-08 
积分
6840 

重庆通

楼主
发表于 2014-2-11 13:40 |只看该作者 | 最新帖子 | 查看作者所有帖子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 字体大小: tT
  感恩是一种态度。现在家长们已经越来越意识到,对孩子而言,培养感恩意识的是孩子成长中最好的锻体宝物。一个懂得感恩的孩子,会因为感恩而勇于承担责任,不会习惯找各种看似合理的借口。一个懂得感恩的孩子,会在成长过程中得到周围更多人的关注和关照,会让自己的人生之路更加宽阔平坦。
  然而,如何培养孩子的感恩之心?
  在同远会的活动设计中,有一系列关于培养感恩之心的活动。从这些活动设计里,可以清楚看到,玩是最好的培养感恩之心的途径。
  当代家庭中,独生子女占了绝对多数,也正因为如此,感恩之心在当代孩子中缺失非常严重。人们往往把这种现象归罪于教育体制,简单地认为是拜金主义影响,是应试教育导致的单一目标所致。但是,独生子为什么相对更容易感恩心缺失?这个和拜金主义和应试教育的关系有那么大吗?
  一份调查资料显示,关于“学生最崇拜的人是谁?”的问卷调查。美国孩子的回答是“父亲、球星、母亲”,日本孩子的答案是“父亲、母亲、历史名人”。而中国的孩子最受父母疼爱,然而在他们的答案中,父亲、母亲被排到了第10位和第11位,他们所尊敬崇拜的却是歌星、 影星,甚至是一些不可思议的人。而导致这个结果的原因,恰恰是中国孩子的父母无条件满足独生子女,使他们的一切得到太容易,没有充分意识到生活多艰和父母之辛劳,从而导致感恩之心缺失,更导致孩子对父母缺乏感恩、尊重和孝顺。
  如何解决这一个问题?引导孩子正确地玩。
  很多人认为,既然感恩是一个态度,那就应该对孩子进行更多的教育,通过教化让他们明白感恩之心的重要性。然而,孩子的天性是玩,枯燥的教义对孩子而言是从心理上会产生排斥的。相对而言,父母的以身作则,在生活中用尊重别人的劳动、尊重长辈等行为引导,效果要好得多。但最有效的,还是在玩中去领悟和学习。
  在同远会组织的新年复古手工秀活动中,妈妈和孩子一起制作手工,有一个孩子在认真玩了几个小时后,看到妈妈做好了的手工,突然由衷地冒出一句:妈妈辛苦了!妈妈很惊讶,接着说了一句:乖女儿也辛苦啊。活动结束后,孩子把自己做的手工小心地拿着,一直不肯放手。这个没花一分钱的玩具,对她而言,却比家里买的任何玩具都贵重。
  在后来的回访中,家长非常感激地说,孩子回去后真的好像懂事了许多,知道心疼妈妈了。
  当然,这样的结果不是一次两次活动所带来的,像鞭炮汤圆迎新年、孩子自己动手包饺子的冬日PARTY,以及跨年运动会等持续活动的参与,才使孩子在不断的玩的体验中得到生活的体验。但通过活动,特别是孩子自己动手体验的活动,往往能产生特殊的效果,那就是懂得珍惜,体会别人的辛苦。而这恰恰是形成感恩之心的重要基础。
  追求物质的极大丰富,以及通过自己的辛苦劳动为孩子创造更多的财富,都是现代家长广泛的追求。这种追求往往导致家长们给孩子比玩具店还多的玩具,给孩子有求必应的回报,其结果,往往导致孩子觉得一切得来皆容易,哪里还会懂得珍惜?没有珍惜,自然就不会有感恩之心。
  小孩是喜欢合理的限制和规定的,适度的限制和规定会让孩子知道自己的权利范围,知道自己是在一个被大人所掌控的框框里,知道界限在哪,由此他会更有安全感。而一切要求都被满足的孩子,就会有一种迷失感,他可能慢慢地都不知道自己究竟想要什么了。他失去了为了得到什么东西而等待、而努力的乐趣。同时,他也真的会对得到的东西更不珍惜了。
  在活动中通过互换角色,也是培养孩子感恩之心的重要方式。子女不了解父母,是因为孩子根本不了解父母到底为子女付出了多少,同远会在很多活动中,通过组织孩子和父母互换角色,使孩子们真正体会父母持家之不易,同时也就体会到父母之恩深似海。
  当然,父母在平常生活中也需要有意识地引导孩子,特别需要注意的是两点:一是通过交流让孩子正视家庭情况,富足之家需要让孩子体会财富来之不易,穷苦之家则应该让孩子清楚知道家庭真实情况。二是在孩子产生感恩的雏型时,父母不要轻易抹杀掉,要进行肯定和鼓励,而不是轻描淡写地说“没什么,你好好学习就行了”!
  爱因斯坦有一段常被引用的话:“我每天会提醒自己一百次,我的内在和外在生活都是仰赖他人努力的结果。所有,我必须竭尽全力,希望能以同等的贡献回报我从过去到现在自他人身上所获得的一切。”
  因为感恩是爱的最高表现形式,每一次觉得感激,我们就是在付出爱。而在孩子的玩乐中让他们学会感激,会一点点添加他们未来整个人生的精彩。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在玩中培养孩子学会感恩
快速回复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互联网清理整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220217粤ICP备09174648号粤网安备案号:4406043011551公安机关备案号:44010602000127Copyright 2004-2017 盛成科技 All Right Reserved版权所有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电子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6]7051-170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20-85505893/18122325185 举报邮箱:kf@mama.cn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kf@mama.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