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是一种情感的传递和抒发。孩子哭闹都是有原因的,饿了、困了、肚子疼、尿布湿了等都会成为孩子哭闹的理由。但有时孩会干哭不掉眼泪,也就是假哭。细心的父母要知道区别和判断假哭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及时给予正确的回应。 宝宝6个月就会“骗人”
英国最新研究结果显示,婴儿开始学习“欺骗”的时间比原先以为的要早,最早6个月大时就会开始骗人。
英国朴茨茅斯大学心理学教授雷迪研究了50多名儿童后指出:
◆6个月大至3岁间的婴幼儿,采用的欺骗方法可分7种。婴儿很快就会发现,假哭与装笑能够引起注意。
◆8个月大的婴儿会运用难度更高的欺骗技巧,例如掩饰父母禁止的活动,或设法分散父母的注意力。两岁的幼儿可能使用更迂回的技巧,例如父母准备施加处惩时,虚张声势。
心理学家认为:假哭是宝宝最早出现的欺骗方法之一。即使一切正常,婴儿也会以这种方法博取注意。他们会暂停,看看母亲有无反应,再决定是否继续假哭。这种现象显示,他们能够分辨什么行为可以奏效。
宝宝假哭拉近母婴关系
日本东京圣心女子大学研究员中山博子对11个月大的婴儿哭泣进行了为期6个月的研究,中山博子从婴儿痛苦哭声、扮鬼脸、嘴唇下拉、微笑和大笑等方面详细分析了婴儿的哭泣与情感表达的关联性。
结果发现,在开始哭泣之前和停止哭泣之后,婴儿几乎总是不开心。当母亲走近时,婴儿明显情绪好转,而当母亲转身离开然而再次返回的时候,婴儿脸上又露出了笑容。由此可见,哭泣似乎是婴儿“引起母亲关注并向母亲表达想和她更亲近和她一起玩”的故意行为。
中山博子表示,父母不应该将“婴儿假哭”看成一个消极词汇。当婴儿的哭泣(即便是假哭)时,母亲与孩子的互动对孩子社交能力以及母婴情感发展都起到极大的作用。
会假哭的孩子每天可以更成功地通过这种方式与照顾他(她)的人沟通,假哭可以增强婴儿与大人之间的关系。
新研究发现,时常假哭的孩子真哭的次数也更多,兄弟姐妹多的孩子更会通过假哭争取母亲更多的关注。
会假哭小婴儿更聪明
美国《医疗每日新闻》报道,日本学者中山博子的一项研究认为,喜欢“假哭”的婴儿可能以后更聪明。
这项研究通过影像密切观察了新生儿的哭泣习惯,重点分析了他们每一次哭泣前后所产生的正面、负面影响和情绪变化。结果发现,婴儿98%的哭泣是由负面情绪引起的(通过婴儿痛苦的表情或向下的嘴角判断得知),少数情况下,哭泣是因为积极的情绪。“他们似乎在通过‘故意’哭泣来引起母亲的注意。”中山博子教授说:“当妈妈靠近时,他们就不哭了。”
◆假哭小婴儿表达能力更好
专家表示,婴儿“假哭”能促进孩子表达力的提高,有助于他们的情绪发展,不仅让母子关系更紧密,还会帮助他们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更好地和他人交流。另外,拥有兄弟姐妹也能让孩子更快的成长,懂得如何与他人沟通。
◆假哭小婴儿交际能力更强
在育儿的道路上,也许妈妈们都有遇到这样的问题,那就是宝宝总是爱“假哭”。那么,宝宝爱假哭的原因是什么呢?宝宝喜欢假哭与其心理发展,又有着怎样的关系呢?育儿专家指出,喜欢“假哭”的宝宝交际能力更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