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长都喜欢利用接孩子的这段时间和孩子交流,这样做既能了解孩子在校的情况,又增加了双方的沟通,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孩子的表达能力。
-
但是,家长们关切的问题总是一个接一个,恨不得让孩子把一天的生活细节都描述一遍,还美名其曰为“亲子交流”。家长们应该注意,我们在和孩子提问的时候,一定要提高自己的提问水平,多用启发式提问,与孩子进行更广泛的交流。放学路上和孩子的交流十分关键!但也有父母表示,不会和孩子交流。 乐乐和 妈妈一起走在回家的路上,妈妈见乐乐不开心,就问他说:“乐乐,是不是有人欺负你了?”乐乐看了看妈妈没有说话。回家后,妈妈继续问:“乐乐,是不是老师批评你了?”乐乐仍旧没有理妈妈,自己 看电视去了。 晚上吃饭时,妈妈问:“乐乐,中午在幼儿园吃了什么啊?”乐乐想了好久,高兴的说:“吃的……唔……吃的大米饭!”妈妈继续追问:“还有什么?”但乐乐想了好久都没有说出来。 我们对这些情况并不会感到陌生,因为很多家长都遇到过,但是我们没有认真的想过,真的是孩子不愿意和我们交流吗?恐怕是我们的询问方式伤害了孩子幼小的心灵吧! 妞妞妈妈接到妞妞后,主动亲了亲孩子的额头,然后问:“妞妞,今天在幼儿园开心吗?”妞妞高兴的说:“开心!”紧接着,妞妞很欢快的说起今天和好朋友一起做了哪些事情…… 离开幼儿园的时候,妈妈特意留意了今天的食谱,晚上吃饭时,妈妈问:“妞妞,今天的蘑菇好吃吗?”“好吃!妈妈,你怎么知道我吃了蘑菇?你是不是偷偷溜进教室了?”妞妞很是惊喜,“妈妈猜猜我早上吃了什么……” 有些时候,换一种关心孩子的方式,或许对拉近 亲子之间的关系更有帮助,既可以了解孩子的情况,又不会让孩子反感! 那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和孩子开心的互动呢? 肯定孩子的表现,多鼓励孩子 “在幼儿园有人欺负你吗?”“老师有没有批评你?”这样带有消极意义的语言,会给孩子一种上幼儿园是件特别恐怖的事情的暗示,加深孩子对幼儿园的抵触情绪,就算孩子很喜欢上幼儿园,也会对幼儿园产生抵触心理。 平时在和孩子交流的时候,最好使用带有鼓励性质的语言,比如:“宝贝真棒!学会了新的儿歌!”、“宝贝真厉害!画的小 手套和真的一样!” 不要说消极、恐吓性、批评性的语言 “不要哭了,再哭妈妈就不要你了?”“你怎么这么不懂事!在学校里再不许这样了!”这种带有恐吓性的语言会让孩子感觉自己永远做不好,担心自己做的不正确,从而打击孩子的自信心。 和孩子交流的时候,可以采用积极鼓励式的语言,比如:“宝贝今天只哭了一小会儿,比以前进步了好多,还帮助小伙伴分水果来着!”这种鼓励式的语言,不仅肯定了孩子,还增强了孩子的自信心。 提问题要具体,切忌广泛 “今天在幼儿园学什么了?”“在幼儿园吃了什么呀?”孩子小,记忆是以短时记忆为主,且语言表达能力不强,现实和想象很容易混淆。或者是对事物本身并不熟悉,无法正确描述,或者是经过离园游戏,就将这些东西忘记的差不多了。 我们在提问的时候,可以明确的问一些问题,让孩子脑海里的印象更为具体一些,比如:“和你一起玩儿积木的小朋友叫什么名字啊?”、“今天你得到了一朵小红花,老师为什么奖励你啊?”之类的。 语言要简单,不能频繁重复一个问题 发现孩子情绪不高,我们在询问过后,若孩子不想回答,那我们最好是换个话题,聊聊孩子感兴趣的东西,让孩子变得开心起来,若是再三追问让孩子心情不愉快的事物,只能引起孩子的反感。 放学路上,和孩子聊天确实是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生活情况的一条捷径,更是增进 亲子感情的大好机会,不过,聊天的内容一定要慎重的考虑哦~~切记,只有有效的沟通,才能更好的达到你的目的。 本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小编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