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时间
- 2018-1-25
- 帖子
- 424
- 阅读权限
- 100
- 积分
- 2343
- 精华
- 0
- UID
- 75153008
- 妈币
- 2515
- 宝宝生日
- 0000-00-00
- 积分
- 2343
|
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师,也是终生老师。父母对孩子成长的关注质量,直接影响着孩子的身心发展。
那么,问题来了!
到底该如何成为一个合格的家长呢?类似于这样标题的文章我想大多数家长看了不知道多少篇了,但是重点在哪儿呢?
1,要做称职父母,必须学会学习。
有人曾经对90名超常儿童,成长的主要因素进行过较全面的调查。受父母教育影响的居大多数,这说明家长的教育,对孩子成才的影响是很大的。
老舍先生曾深情地回忆母亲说:“从私塾到小学到中学,我经历过起码有百位教师吧!其中有给我很大影响的,也有毫无影响的,但是我的真正的老师,把性格传给我的,是我的母亲,母亲不识字,她给我的是生命的教育。”这里生命的教育,就是指思想品德、道德情操、行为习惯等方面的教育。
有人曾说过,什么是真正的教育?就是把课堂里所学的知识全部忘光了,还剩下的东西。这句话很经典,很值得我们玩味。做人是最大的教育!
有一位老农民,没有进过学校,斗大的字不识半个,然而,他把三个儿子都培养成了大学生,其中一个还取得了博士学位。有人向他请教经验,他说,“我没有什么经验,连老师布置的、在孩子的作业本上检查、签字的任务也不能完成。但是,我会每天问孩子一个问题:今天上课你举手提问、发言了吗?”
一个优秀的孩子身后,一定有健康的家庭教育存在,一定有智慧的父母,和谐的家庭。家长的教育心态,教育素养,教育方法,影响着孩子的身心发展。
2,要学会运用教育智慧。
家庭教育是一门艺术,需要通过学习才能提升的艺术。要提高家庭教育水平,应该给家长提供学习的机会,满足家长“提高自我”的强烈愿望。这个工作需要国家的重视,需要社会力量的支持。当然了,家长通过自学方式提升自己的教育水平,也是非常必要的。
陶行知先生当校长的时候,有一天看到一位男生用砖头砸同学,便将其制止并叫他到校长办公室去。当陶校长回到办公室时,男孩已经等在那里了。
陶行知掏出一颗糖给这位同学:“这是奖励你的,因为你比我先到办公室。”接着他又掏出一颗糖,说:“这也是给你的,我不让你打同学,你立即住手了,说明你尊重我。”男孩将信将疑地接过第二颗糖,陶先生又说道:“据我了解,你打同学是因为他欺负女生,说明你很有正义感,我再奖励你一颗糖。”这时,男孩感动得哭了,说:“校长,我错了,同学再不对,我也不能采取这种方式。”陶先生于是又掏出一颗糖:“你已认错了,我再奖励你一块。我的糖发完了,我们的谈话也结束了。”这就是有名的四颗糖的故事,显示出博大的教育胸怀和教育智慧。
3,懂得教育艺术。
皇上不急太监急,这是当前教育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孩子的作业没完成,这本该是孩子最着急的事情,可是,我们的家长先着急起来了。他们担心的不是孩子的习惯不好,今后该怎么办,而是担心孩子写作业太晚了,影响身体成长,担心作业没完成,第二天孩子会被老师批评。有的家长甘愿牺牲自己,陪着孩子“熬夜”,有的家长则干脆替孩子代笔,让孩子“多睡一会儿”。
于是乎,孩子的作业成了家长的作业,孩子的“责任”也就顺理成章地转嫁到了家长头上。长此下去,我们的孩子还会有责任感吗?我们的孩子还懂得对自己负责,对老师负责,对父母负责,对家长负责,对社会负责吗?
所以,我们要让孩子意识到自己的责任所在,而不是让他觉得爸爸、妈妈说必须这样,必须那样!
4,给孩子成长的机会。
在家庭教育咨询中,我经常听到一些家长的埋怨:孩子太懒了,啥事都懒得做,房间里乱得跟猪窝一样,拌倒了油瓶都不会拾。其实,如果仔细观察孩子的生活环境,你就会发现:并非孩子太懒,并非孩子啥事都不愿意干,而是家长太勤快了,把孩子给惯懒了。
在好多家庭里,做妈妈的最看不惯孩子丢三落四,胡乱摆放东西,他们会习惯性地替孩子整理好房间。当他们实在看不过眼,想要求孩子“做好自己的小事”时,孩子也习惯了被妈妈伺候的日子,不愿意动手了。就这样,一个勤快妈妈,培养出了一个懒孩子。
聪明的父母应该在孩子面前变得懒惰一些,给孩子表现或锻炼的机会。
5,教育不能缺少理性。
有时候,教育是无痕的,润物无声的教育,也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相传古代有位老禅师,一日晚在禅院里散步,突见墙角边有一张椅子,他一看便知有位出家人违犯寺规越墙出去溜达了。老禅师也不声张,走到墙边,移开椅子,就地而蹲。少顷,果真有一小和尚翻墙,黑暗中踩着老禅师的背脊跳进了院子。当他双脚着地时,才发觉刚才踏的不是椅子,而是自己的师傅。小和尚顿时惊慌失措,张口结舌。出乎小和尚意料的是,师傅并没有厉声责备他,只是以平静的语调说:“夜深天凉,快去多穿一件衣服。”
这种无声的教育,让小和尚刻骨铭心,终身难忘。
6,时常鼓励孩子。
心理学中有一个非常著名的“罗森塔尔效应”,也被誉为“皮格马利翁效应”或“期待效应”。后来被人诠释为:“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你不行,你就不行,行也不行。”
相信我们当中的许多家长朋友都有过类似的经历:比如,本来穿了一件自认为是很漂亮的衣服去上班,结果好几个同事都说不好看,当第一个同事说的时候,你可能还觉得只是她的个人看法,但是说的人多了,你就慢慢开始怀疑自己的判断力和审美眼光了,于是到了下班后,你回家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把衣服换下来,并且决定再也不穿它去上班了。
其实,这只是心理暗示在起作用。暗示作用往往会使别人不自觉地按照一定的方式行动,或者不加批判地接受一定的意见或信念。可见,暗示在本质上,是人的情感和观念,会不同程度地受到别人下意识的影响。如果我们的孩子在家里经常受到负面评价,在学校里再找不到成功的机会,那么,孩子就会真的认为自己:很笨,很差,一点希望都没有了。许多家长说自己的孩子“太笨了”“长着猪脑子”。
所以,我们不要吝啬自己的赞美,善于发现孩子的优点!
|
|